1945年的一个春日,意大利北部的某条小路上,一辆不起眼的货车慢慢行进,车厢里坐着一位身形略显臃肿的中年男人和一位穿着朴素的女子。
他们好像在极力粉饰自己的身份,但男人那张从前傲慢的脸庞,哪怕再假装,也难以掩盖他从前的显赫位置。
他便是贝尼托·墨索里尼,从前的意大利“首领”,现在却成了难堪流亡的失利者。
谁能想到,这对旧日意大利最具权势的“黄金搭档”,现在居然沦落到如此地步?
他从一个一般的乡村铁匠之子发家,靠着敏锐的政治嗅觉和极具煽动力的讲演天分,一步步攀上权利高峰。
他年轻时混迹于意大利社会党,靠编撰尖锐文章和安排工人运动小有名气,但后来却因支撑战役与党内理念不合,被社会党开除。
假如只能用一个词描述墨索里尼的政治生计,那便是“野心”。1922年,他经过“向罗马进军”的政变式举动,成功攫取总理之位,从此敞开了长达20年的独裁控制。
他对外发起侵略战役,对内实施高压控制,一时间风景无限,乃至与其时的希特勒、日本军国主义者结盟,企图在国际版图上翻云覆雨。
但是,好景不长。1943年,意大利在二战中节节败退,国内外压力猛增,墨索里尼的独裁控制危如累卵。
尔后,尽管希特勒派人将他救出,并扶持其组建了一个傀儡政府,但墨索里尼的命运早已注定。
他的傀儡政府被击退,盟军和意大利游击队步步紧逼,他不得不慌乱流亡,企图与残部集合,持续垂死挣扎。
面临旧日的独裁者,游击队的心情毫不留情,他们敏捷安排了审判,并在科莫湖畔的梅泽格拉对墨索里尼和克拉拉执行了枪决。
广场上聚满了人群,愤恨、嘲讽、不屑,这些心情交错在一起,形成了一个令人震慑的前史画面。
从前惟我独尊的“首领”,现在赤裸着身子,毫无庄严地悬挂在空中,成了民众宣泄仇视的目标。
他从一个一般村庄的孩子,生长为意大利政坛的风云人物,再到沦为阶下囚和示众的尸身,人生跌宕起伏。
他的独裁路途给意大利和国际带来了巨大的灾祸,而他的失利也警示世人,权利的巅峰之路充溢荆棘,一旦迷失方向,便会万劫不复。
而关于意大利的民众来说,他的死,或许意味着一个黑暗时代的完结,但也提醒着后人,前史的经验历来不会过期。